1、黄经:是在黄道座标系统中用来确定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座标值、共分成360度、天球被黄道平面分割为南北两个半球,太阳移到黄经0度为春分、移到黄经90度为夏至、移到180度为秋分、移到270度时为冬至。
2、朔日:月球移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时的那一天叫朔日。
3、平朔日:用朔望月的平均长度计算每月的开始、没考虑日月运行的不均等性;缺点:“含有真正的‘朔’的那天有时可能会出现在前一月的最后一日(‘晦日’、廿九日或卅日),有时会出现在初二。”
4、定朔日:计算考虑了日月运行的不均等性,将含有真正“朔”的那天作为每月的开始。
5、平气:每个节气的天数是回归年平均天数的24分之1(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)。
6、定气:计算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,定气每个节气的天数不一样、短的只有14天、长的达16天。
7、冬至日:冬至交接时间所在的那一天就叫冬至日。
8、冬至日必须在子月:冬至日当天或冬至日前的那个朔日定为子月初一“起点”(注意:起点和算命不同)。
9、建正:年首月份,所说的建正就是“夏正:夏历正月建寅[子月为11月];殷正:殷历正月建丑[子月为12月]、鲁历同殷历;周正:周历(周朝历)正月建子[子月为正月];秦正:秦历《颛顼历》正月建亥[子月为2月]”。
10、置闰:农历1个月就是1个朔望月、月的平均天数≈29.53059天,农历一年12个月≈354.367天;但是1回归年≈365.2422天,这样农历一年比回归年少≈10.866天,农历≈2.71771年就比回归年少1个月,如不调整过不了几十年就会出现冬、夏倒置。为了让农历年平均天数等于回归年农历约2.71771年左右必须设一个闰月。